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栗花沟 山沟成胜景,栗子常飘香 - 看看网
看看网 - 新京报 - 生活 - 栗花沟 山沟成胜景,栗子常飘香
栗花沟 山沟成胜景,栗子常飘香
2014-10-21  作者:栗花沟  阅读:  原文链接


栗花沟湿地公园里觅食的野鸭。


具有异域情调的农家乐。


六渡河村,荷花池边的垂钓者。


栗花沟六渡河村中的“板栗文化广场”上,一位村民在用黑晶石炒栗子。


六渡河长满栗子的山上,村民在山顶眺望成片的栗子林。


农家院主人展示从自家栗子园采摘的栗蘑。


“栗香溪谷”农家院里的特色板栗美食。


六渡河村托老所里的老人在吹拉弹唱。

  栗花沟位于怀柔区渤海镇,南起三渡河,北至渤海所,全长8.1公里,沿途经过三渡河、四渡河、六渡河三个行政村,五渡河、磨石峪、八渡河岭、渤海工业小区四个自然村。每到夏季来临,满山遍野栗花飘香,仿佛走进栗花的海洋,栗花沟也因此而得名。怀沙河像一条蜿蜒曲折的银色丝带盘绕在栗花沟的各个村子里,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依靠怀沙河灌溉、捕鱼,得以繁衍生息,如今已成为京郊著名的旅游休闲地和度假观光地。

  栗花沟里“点石成金”

  渤海镇六渡河村居于栗花沟的核心地段,清澈的怀沙河缓缓穿村而过,青山相对、青溪绕村的美景让人过目难忘。金秋时节,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有那一锅锅、一盆盆,深褐油亮,冒着热气、飘着甜香、刚出锅的糖炒栗子。

  在六渡河村中心的“板栗文化广场”,村民刘建华的糖炒栗子供不应求,周末每天都能卖出300斤到500斤,价格一般不低于15块钱一斤;今年栗子价格高,更是能卖到18块钱一斤,周六一天就能收入好几千元。

  有游客说,刘建华的糖炒栗子卖得并不比市里便宜,“但是这里的好吃呀!”市里有些打着“怀柔板栗”牌子的炒栗子店,用的并不是怀柔板栗,个儿大,但味道不甜,需要放很多糖精增加甜度。

  刘建华选用洁净及颗粒均匀的细砂,挑选肉质细密、水分较少的怀柔小栗子,并用麦芽糖和精制植物油来炒,干净卫生,味道也好。炒一锅栗子只有25斤,需要45分钟,所以每到周末,刘建华要从早忙到晚。咬开一个糖炒栗子,露出金黄色的果仁,吃到嘴里,甜香满口,回味无穷。

  最近刘建华花大价钱买了一个专用烤箱,想以后也卖“烤栗子”,一个烤箱一次能烤出60斤。将栗子洗干净后,只要放进烤箱,30分钟后栗子就能出锅,而且不需要添加任何作料。他觉得相对于炒栗子,烤栗子可能更健康。刘建华说:“烤出的栗子很香甜。炒栗子时放麦芽糖,其实主要起到油的作用,保持翻炒时润滑,不糊锅。”

  在栗花沟发展旅游业之前,刘建华就是一个普通的栗农,家里依靠着100亩栗树生活,每年都是在家里坐着等小贩来收栗子,收购价格不高,也会着急,一家人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如今很多预订电话直接打来,预订生栗子、熟栗子的都有,刘建华的糖炒栗子还有了自己的品牌:“栗福香”。

  在这样一个时代,“栗香也怕巷子深”。自从2006年村上修好了路,来的游客多了,刘建华的糖炒栗子生意开始红火起来。2009年怀柔区栗花沟湿地公园打造完工,开车来这里自驾游的北京客人更是爆棚,再加上帮忙做宣传,将这条自然底色很美的山沟“点石成金”,就连他的糖炒栗子好像也跟着镀上了一层金。

  栗子飘香自成盛宴

  怀沙河绕了几道弯,留下几个一衣带水的村子,村名相连,皆为“渡河”,因流经顺序不同而冠以数字排序,六渡河即是其中之一。

  怀柔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魏明俊介绍,据考证,六渡河之“渡”并非渡口之“渡”,而是作为动词,说的是早年村民从怀柔城区到六渡河村要六次渡过河水。站在高山之巅俯视六渡河村,怀沙河逶迤,像一条银蛇在山谷中游走。南北两座大山围拢着村子,山坡上茂密的板栗树绵延4000亩。

  如今这里是“栗花沟湿地公园”核心地带,青砖红瓦、水亭木榭、小径竹篱、果树林荫,垂钓池中几尾金鳞翔游浅底,尽是田园风情。湿地公园里塑造了多个节点小品和人造景观,周末很多人在这里看青山碧野、听桥下流水,或者在板栗茶吧小憩,饮茶之余,还可以在河边钓几尾鲫鱼或者嘎鱼。四渡河与六渡河两村之间的湿地风景最好,有动植物100多种,近于原始的滩涂、沼泽、镜湖和宁静的村庄、漫山的栗树、星罗棋布的农田形成了独特的景致。

  在栗花沟,栗子宴不可不尝,喜好清淡的可选栗子炒笋片、栗子三仙宝、栗子烧白菜、栗子拌黄瓜,好荤腥的可尝栗子焖肉、栗子鸡、栗子万福肉,还有作为特色主食的栗子羹和栗子面窝窝头。栗花沟的各个村子,板栗人均占有量居于怀柔区前列,用板栗做出的各种美食佳肴品种也是最多的。几百年来的板栗美食,传到今天更是花样百出、推陈出新。

  中午时分,一家叫“栗香溪谷”的小院里正传出栗子红烧肉的香气,院子的主人是王永红和她的儿子刘伯鑫。

  几年前,刘伯鑫还是在北京城里上学的大学生,每次离开家的时间一长,他就想念起家里的板栗红烧肉,特别是爷爷做的,放了很多冰糖,味道特别甜腻。后来,他按照现代人的健康理念,改良了板栗红烧肉,不再放过多的糖。此外,他还开始做“栗香腊肉”、“板栗娃娃菜”,尝试以前不曾有的食材混搭,也很受客人欢迎。

  在山沟异域情调里“歇歇脚”

  独立欧式木屋的异域情调让人眼前一亮——刘伯鑫主导了这样新式的设计。“栗香溪谷”除了一栋三层的别墅小楼以外,还有几栋可以移动的房车式木屋。刘伯鑫说,买一栋这样的三角木屋当年就得花5万块钱,现在买的话,花费更高。建造三层洋楼别墅也投入了100多万,加上院子里各种花卉的种植,欧式田园风的打造,投入很高。在他看来,如今做简单传统的农家院,炒简单传统的农家菜,依然能赚到钱,但是久而久之,游客们也会感到厌倦和审美疲劳。于是,他不惜花血本,超前一步,打造了“精品民宿”,如今村里已经有一些人开始效仿他家。

  刘伯鑫的母亲王永红去山上采摘板栗时,喜欢骑上自驾的双人自行车,从村子里经过,显得特别洋气拉风。在她家的“栗香溪谷”也可以租这种双人自行车,因为可以双人共同踩踏,享受共同合作骑乘的乐趣,颇受很多情侣喜欢。

  王永红也爱花,听说延庆四海的花海最近吸引了很多人,她思忖着找机会去四海找一些新的花种回来。当游客夸她园子里的小太阳花长得好时,她说:“可不是嘛,这已经比前一段差很多了,这个小太阳花从今年春天4月份就开始开花,一直到快10月了还在开,但花最盛的还是春天和夏天呀。”她采摘了菊花,为客人们泡菊花茶喝,受到称赞,也是满脸开心。

  在栗花沟入口处的三渡河村村口,黄大叔开了一家名叫“歇歇脚”的农家乐,屋前屋后都是梨树,红砖垒砌的高台上,有着摩登的咖啡馆圆桌和座椅,圆桌上摆着花瓶和花束,打着大大的洋伞,园子里有几座秋千,秋千后鲜花盛开,仿佛可以想象贵族淑女在这里荡秋千的情景。这些都是黄大叔的儿媳妇设计的,她原来是搞留学培训的,去过美国,比较有眼光。

  其实,很多人更赞赏黄大叔的眼光。他家的园子里有好几座特别的石头水池,显得拙笨可爱,这都是他从别的村民家里收集上来的饮水槽。黄大叔说,他有一次在外面看展览,发现设计师就用饮水石槽布置了场地,觉得很有意思;回家以后,他也开始进行收集。他“西洋范儿”的儿媳妇也没有反对,这就是所谓的“中西结合”吧。

  ■ 特写

  乡村托老所“老来乐”

  游客在六渡河村,也许会被邀请到村里的托老所看老人们吃饭。中午12点,离着托老所好远,就能听见里面吹拉弹唱的声音,走进院子,声音就更响亮了。在园子里搭建的凉棚下面,老爷爷们有的拉二胡、有的敲着小红鼓、有的张开双手打锣,还有的站着唱歌,一片热热闹闹的气氛。82岁的老爷爷王富永说:“老了有地方呆着就是好!”而他看起来精神矍铄,特显着年轻。问他年轻的秘诀,他说:“在这儿,啥都不想,所以就年轻了。”

  我们去里面院子看一位老奶奶吃饭,她84岁了,叫崔凤仙,由于腿脚不方便,只能坐在炕上,由人把饭端过来吃,她虽然耳背了,却一直拉着我们说:“哪儿也比不上这儿!”崔凤仙向我们说,她在这里吃得如何好, “有鸡腿、馅儿饼、肉包子、米饭、粥、蔬菜,什么都有”。然后对从北京来的我们说“你们来跟我一起吃饭吧!”口气中充满着自豪。

  崔凤仙还有一位“好闺蜜”叫范俊兰。范俊兰在门口站着时,就受到了“粉丝”摄影师的狂拍,摄影记者俨然对范奶奶欣赏得不得了,连连赞“太有气质了!太上相了!”范奶奶也只好听从摄影师的指示,站在那里微笑着任由他拍。这位受宠的模特已经86岁了,还经常一扭身子就上了公交车,一个人到县城去了。

  托管所所长王丽凤说,范奶奶和崔奶奶原来住前后院,三个月前,崔奶奶住进来以后,范奶奶也每天中午在托管所吃饭,并来陪伴和照顾崔奶奶,两个人互相唠嗑儿。下午,范奶奶也在托管所休息,晚上范奶奶是要回家住的。

  王丽凤说,在村里,办托老所不离左邻右舍,让这些老邻居们互相之间能见面。86岁的范奶奶,每天都来看望84岁的崔奶奶,帮助王丽凤分担了不少活儿。

  在托老所,老人们都很心疼王丽凤,82岁的王富永总是一大早起床,抢着去擦栏杆、抹桌子,还帮着去给其他老人烧炕。对于这位性格有点孤僻的五保户老人,大家也努力帮助他,为他端饭洗碗,记住每天给他拿药,提醒他准点吃药。

  80岁的王彩凤每天也抢着帮助王丽凤干活儿,让王丽凤心里感到很温暖。王彩凤说,她来这里住了一年多了,去年过年也是在这儿过的,她的儿女在县城,但她不愿意去县城,你若问她为什么在这儿过年?她就只答:“这儿好呗!有人打扫卫生,有人帮着洗衣服,有人给做饭,样样都好。”

  曹长琴奶奶也是80岁了,她很爱干净,打扮得很整洁,她从椅子上跳起来好几次,跟我们讲“托老所”的好,“对我可好了,给我洗衣裳,给我扫地。”曹长琴奶奶其实很内向,她说自己原来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不唱歌,也不扭秧歌,来到托老所后,经常和大家一起唱唱歌、扭扭秧歌、下下象棋、打打牌,感到很高兴。

  在六渡河村的托老所,每个老人住一个月交费800元,其中自己交600元,村委会给补贴200元。也有的老人只是中午来吃饭,只要每天交3块钱饭钱。

  82岁的王富永感慨地说:“年轻人现在享福了,可是我们这些80多岁的老人上哪儿享福呢?我觉得在这儿,就是最享福的!”

【版权声明】 以上《栗花沟 山沟成胜景,栗子常飘香》之图文信息归《新京报》所有。未经《新京报》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新京报》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36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