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法律不是“秋收起义” - 看看网
看看网 - 民主与法制 - 社会 - 法律不是“秋收起义”
法律不是“秋收起义”
2005-10-17  作者:童大焕  阅读:  

    前不久,农民工王斌余因讨薪不成连杀四人、重伤一人,全社会为之震动,进而引发舆论热议。公众普遍同情王斌余的悲惨身世、打工历程和讨薪的艰难经历,认为他罪不当死。但也有不少人士认为,一些表达同情的舆论遮蔽了案件真相,干预了司法的独立审判,呼吁“对社会问题的忘情关怀,不能危及社会的法律底线”。

    在某种程度上,对舆论导向的反省的确不无道理。不过,如何更深刻地认识王斌余案的真相,似乎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首先,王斌余并非一开始就将法律抛之脑后。案发前,王斌余为讨薪向劳动部门求助,对方“建议”他去法院。法院表示受理案子要三到六个月,又让他再找劳动部门。经劳动部门出面调解,包工头吴新国承诺5天内结清工资,并先支付生活费。但事后又因生活费数额问题争执不下,吴新国不仅拒付生活费,而且不让王家兄弟俩再在工地上吃住。经历如此曲折的讨薪历程后,王斌余对法律由希望到失望,其心态之悲凉可想而知。

    其次,王斌余前去找吴新国索要生活费之时,却遭到他人的嘲笑、辱骂和殴打,进而“迁怒于人”,酿下惨剧。而侮辱王斌余进而被杀的受害者恰恰也是农民工,这种来自弱势群体内部的自我残杀,无疑是我们社会最深切的悲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真相,王斌余案再次暴露了法律保护弱者不力的现实。有调查表明,农民工的讨薪成本正在逐年升高,每讨回一千亿元工资,就必须付出三千亿元的代价。法律对农民工权益十几年如一日的保护不力,已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心理暗示:欠薪不怕,讨薪无望。欠债人有恃无恐、被欠者低三下四的普遍性“真相”,不仅欠下了农民工们一笔笔经济账,还彻底损害了他们的人格尊严,损害了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的信任、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感,最终的极端形式就是,在王斌余们的心中积累了怨恨的炸药,随时可能引爆。

    有人说,现代法治的遗憾之一就是事后追惩制,在任何时候,公权力都不敢打保票说“足够有效地实现公平正义”。就王斌余杀人案这一具体案件而言,法律的确存在着这种遗憾,但就更为宏观的民工欠薪问题而言,法律的问题却出在多年来的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力,当拖欠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漠视法律的集体无意识时,任何形式的法律“事后追究”,实际上都是软弱无力的。

    以维护公民权益为己任的法律,绝不应当是“秋收起义”。如果法律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能成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常规机制,等到问题积累到“杀人放火”之时才像秋收一样算总账,维护所谓的正义,并由处于社会底层的“草根们”来完全承担“正义”的代价,这种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这样的法律还是令人敬畏、令人信服的法律吗?

    法律要有尊严,必须随时随地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此时选择利用法律,彼时却将法律束之高阁。王斌余悲剧的真相,理当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法律的价值所在。

【版权声明】 以上《法律不是“秋收起义”》之图文信息归《民主与法制》所有。未经《民主与法制》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民主与法制》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18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