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八宝山与新处女 - 看看网
看看网 - 杂文选刊(12个月12期) - 文学 - 八宝山与新处女
八宝山与新处女
2010-2-23  作者:杨学武  阅读:  

  八宝山位于北京西北郊,虽不是长城、颐和园那样的著名景观,但名气并不见得比它们小。八宝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里乃中国最高级别的公墓区。朱德、董必武、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安葬在这里,而原来也安葬在这里的康生和谢富治,却没能“长安”下去,在“四人帮”垮台后其骨灰便被驱逐出山。八宝山是一座政治名山,谁死后能上八宝山,政治是最高标准。
  我因为死后没有资格上八宝山,便趁活着时去游览了一次。实话实说,这里除了苍松翠柏可以养眼之外,那些格式化的墓碑和宾馆式的建筑物,实在令我不忍卒看。看来政治名山,只中用不中看。
  “新处女”是俄罗斯的一个公墓的名字。庄重的墓地,名字如此“轻佻”,似乎让人听起来感到莫名其妙。然而当我亲眼目睹新处女公墓之后,却情不自禁地对她刮目相看。
  新处女公墓坐落于莫斯科河畔。这里安葬着两万六千多位在苏俄历史上曾经留下鲜明印迹的人物,堪称群星璀璨、名人荟萃之地。
  首先引我注目的是,新处女公墓完全不“讲规矩”,名曰“名人墓”,可没有按级别高低排座,也没有按名气大小排名。上至苏共总书记和俄罗斯总统,下至芭蕾舞演员和飞机设计师,都按先来后到依次安放,随意排列。沿路一眼就能看见乌兰诺娃,而赫鲁晓夫则“藏”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而且,新处女虽是墓地,可没有那种“庄严肃穆”、“死气沉沉”的景象。墓碑制作和人物雕塑,不是格式化的政治道具和庸俗化的纪念物品,而是融主人的音容笑貌、思想性格、职业爱好等等特征于一炉,进行提炼和加工的艺术品。精湛绝妙的艺术手法,使去世的人物“死而复生”——他们不仅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而且主题鲜明,寓意深刻。赫鲁晓夫的头像被镶嵌在几何图形的黑白两色的石头中间,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对抗;卓娅敞开的衣服里露出一只饱满而圆润的乳房,那充盈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身躯流溢出对生命和自由的憧憬与渴望……与其说新处女是墓地,倒不如说是一座精美绝伦的人物雕塑艺术馆。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新处女公墓完全不“讲政治”,竟然“乱点鸳鸯谱”——让不同政见的人物在墓地“非理(法)同居”。赫鲁晓夫是苏共总书记,是社会主义的早期改革者;叶利钦是俄罗斯总统,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创始人;赖莎是戈尔巴乔夫的夫人,在她的墓旁还空着一半,据说是戈尔巴乔夫给自己准备的安息地,他被称为“苏共的掘墓人”。
  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虽然各自政见不同,但苏联的解体,却是他们“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赫鲁晓夫所作的“秘密报告”,揭开了斯大林独裁专制和个人崇拜的黑幕,实际上就此拉开了苏共和社会主义走向衰亡的序幕;戈尔巴乔夫推行的“公开化”,本是为了挽救已失去民心的苏共和失掉活力的社会主义,不料相反加速了它们的垮台和衰亡;叶利钦在水到渠成的形势下,便顺水推舟把苏共赶下台,摇身一变由社会主义“复辟”为资本主义。倘若按前因后果来说,没有赫鲁晓夫,就没有戈尔巴乔夫;没有戈尔巴乔夫,就没有叶利钦。如果说他们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似乎一点也不冤枉。然而用历史的辩证眼光来看,其实也不能怪罪他们。苏联的解体,完全是因为斯大林化的共产党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不得人心,气数已尽。极权专制的政党和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无论搁在谁手里,都一定会走向失败和灭亡。
  赫鲁晓夫的墓碑是黑白两色的,叶利钦的墓碑是红白蓝三色的,戈尔巴乔夫将来身后的墓碑会是几色的?现在尚未可知。正如他们的墓碑一样,他们在苏俄历史上留下的印迹也是色调迥异的。倘若用某种政治的“有色眼镜”来看,赫鲁晓夫是“黑色”的,戈尔巴乔夫是“灰色”的,叶利钦是“白色”的。他们是苏俄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如今让他们在新处女公墓“和平共处”,这说明俄罗斯人民对历史是多么的尊重,历史观是多么的客观、宽容和多元。
  我在新处女公墓还“拜见”了老乡王明,中国有句俗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此时此地,我当然是“有泪不轻弹”的。王明的雕像很有“中国特色”,一身中山装,一张国字脸。他的墓碑上写着:“王明同志,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活动家,1904年4月9日-1974年3月27日。”王明何许人也?在我此等“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中国人的印象中,他是“机会主义头子、苏修代理人、大叛徒”。按“中国惯例”,王明肯定是上不了八宝山的,可他在新处女安享着“名人”待遇。面对“王明同志”,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版权声明】 以上《八宝山与新处女》之图文信息归《杂文选刊(12个月12期)》所有。未经《杂文选刊(12个月12期)》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杂文选刊(12个月12期)》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6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