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心理戏剧的张力——读晓苏的两个短篇小说 - 看看网
看看网 - 作家(12个月12期) - 文学 - 心理戏剧的张力——读晓苏的两个短篇小说
心理戏剧的张力——读晓苏的两个短篇小说
2011-9-14  作者:吴义勤  阅读:  原文链接

    在短篇小说领域,晓苏是一位有着独特美学追求并取得了引人注目成就的作家。晓苏的短篇小说以“油菜坡”和“大学城”作为主要的题材题域,叙事朴实、舒缓、松弛,很少有夸张和外在的情节冲突,而是重在揭示主人公内在的“心理戏剧”,并细心聆听小说平静水面下“隐隐的波涛声”。正如我在另一篇评论中说过的那样:他的小说既“没有刻意的雕琢,也没有用力的思想,而是注重对生活中隐藏的情绪和人生中那种挥之不去的痛感的捕捉,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抚摸在他的小说中从来都是举重若轻,水到渠成的”。①《作家》本期所发的两个新短篇《看稀奇》和《卖豆腐的女人》同样体现了这样的审美特征。

    《看稀奇》是作家“油菜坡”短篇小说系列的新作,晓苏的油菜坡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尺度”,“这是一些诚实而温暖的小说,它深入到人类情感的最深处,体验着人性的一次次不经意的颤动,记录着人们内心无处诉说的恐惧与寂寞,关注着人类的精神困境与伦理困境”。②而《看稀奇》这篇小说叙述的则是“我”、老伴腊英、邻居李子木三个乡村老人的心理戏剧。因为不满“我”与李子木下棋赌钱,腊英掀翻了棋盘,从此三个老人心生芥蒂陷入了“冷战”。“我”与腊英不仅不说话,而且还分灶吃饭、分床睡觉。“我”与李子木也因为没要回10元钱而形同路人。所以,在小说的开头,“我”只能自己与自己下棋,自己与自己说话。“土场中间竖着一个石磙,我把棋盘搁在石磙上,一个人在棋盘两头来回地走,这边下一步,那边下一步。我还从来没见过像我这么下棋的,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儿滑稽。其实我并不喜欢独自下棋,之所以一个人下,是因为没人陪我。要是有人陪,谁愿意唱独角戏呢?”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一辆班车的到来才有了改变。“大概是因为日子过得太无聊吧,我这个人特别爱凑热闹,有时候还有点儿人来疯。每当有班车从门口经过,我都兴奋得不得了,总要跑到土场边上,拉长脖子朝班车里张望。如果碰到有乘客将头从车窗探出来,我还会情不自禁地对他们点头微笑,有时还招个手,好像我认得他们似的。”此次从车上走下来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那男的留一头长发,脸瘦长瘦长的;他身上穿一件黑风衣,脖子里还拴了一条花领带。女的是个圆脸,涂过脂粉,显得又白又嫩,眉毛细细的,弯弯的,有点儿像画出来的;她穿着一件大红的毛衣,很短,连屁股都包不住。在这里下车的人,我也算见过不少,但我还从没见到过他们这么打眼的。我的两只眼睛一下子就胀大了一圈”。小说的情节,包括叙述的语气和基调都因为这两个“闯入者”而发生了改变。“我”的眼睛开始充满期待地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躲到石包子后面,他们躺到草地上,他们开始亲热……一幕幕青年男女间的“稀奇”戏剧使“我”“突然有点儿脸热心跳,有一种喝醉了酒的感觉”。“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像玩童一样爬到石磙上,不说别人看见了笑话我,自己也觉得难为情。”“可是,我一跳上石磙就改变了想法。那对男女太风流了,居然跑到茅草地上去亲热。活了大半辈子,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稀奇。说句心里话,我觉得他们亲热的样子真是好看。我想站在石磙上多看一会儿,说不定更好看的稀奇还在后头呢。到了这个时候,我也顾不得什么岁数和腿了。”

    小说在此一方面借助“我”的目光详细地描写着两个青年的行为与动作,另一方面则细腻地展示了“观看”所带给“我”的心理波动、情绪的变化与人性的唤醒。有趣的是,“我”在“看”的同时也在“被看”,腊英和李子木都以特殊的方式在“看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波动,“我”最终决定喊腊英来一同“看稀奇”,“我觉得,这样的稀奇是难得看见的,不让腊英开开眼界太可惜了。虽说我和她闹了别扭,但她毕竟是我的老伴儿,遇上了好事我不能一个人吃独食,应该与她分亨才是”。而腊英也仿佛早就期待着这一刻,她表面矜持了一下,很快就被“我”使劲地拖出了厨房,接着又往土场上拖,一直到了石磙跟前才松开她的手。“腊英也老了,自己肯定上不了石磙。她看了石磙一眼,显出为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说,我抱你上去吧!话音没落,我就双手一张抱住了腊英。不知为什么,我这时浑身上下都是劲,轻轻松松就把腊英抱到了石磙上。要算起来,我已有几十年没抱过腊英了,突然把她抱在怀里,心还怦怦地跳呢。腊英好像也有点儿激动,我看见她的耳根都红了。”就这样,“我”和腊英在看青年男女“亲嘴”“咬舌头”的“稀奇”中唤起了沉睡的性情,也自然消除了心中的隔阂与疙瘩,“腊英没再说什么,猛然把头歪过来靠在了我肩膀上”。水到渠成的是,在草堆里“看”“我们”的李子木也因为被“我们”请来一同“看稀奇”而融化了心中的“硬冰”,并悄悄还回了10元钱。

    晓苏在《看稀奇》中通过一个日常的生活事件来表现几个乡村老年人的心灵涟漪,描写外在的矛盾、芥蒂得以在心灵层面上克服、化解的过程,从中透视出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人性状态与伦理认知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作家把外在的情节与内在的张力巧妙融合的艺术功力。

    《卖豆腐的女人》是晓苏“大学城”短篇小说系列的延续。小说叙述的是大学教授郑之和卖豆腐的女人之间的一段有关“勾引”与“反勾引”的故事。郑之是一位研究鲁迅的专家,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本来不会与在菜场卖豆腐的女人产生联系,但想成为他情人的同事顾永红要他买草莓给他创造了机会。正如小说开头所写的,“卖豆腐的女人只在北门菜场那里卖豆腐,所以郑之教授好长时间都无缘与她谋面。郑之在家里有点大男子主义,基本上不干买菜这种事,因此从来没去过菜场。如果不是那天突然要去菜场买草莓,郑之恐怕永远也没机会见到那个卖豆腐的女人”。而一见卖豆腐的女人,郑之教授立即被卖豆腐女人的乳房吸引住了,“郑之的两颗眼珠一下子就飞出去了,像一对黑蛾子落在她身上,准确地说,是落在了她的两只乳房上”。“郑之一向对大乳房情有独钟,认为一个女人的性感主要体现在乳房上。郑之的夫人其实各方面都很不错,要相貌有相貌,要气质有气质,唯独乳房不够大,因此他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有点美中不足。”于是,卖豆腐女人的乳房使他从此陷入了一种“心理意淫”的精神幻象之中。

    这篇小说的外在情节很简单,“买”与“卖”、“看”与“被看”、“送”与“被送”是基本的情节推动元素。除了在“心理”和幻想层面蠢蠢欲动之外,郑之的几次现实“勾引”动作都因为修自行车的男人而失败,他送的刊有自己评鲁迅小说论文的杂志被拿去上厕所了,他买走卖豆腐女人所有豆腐并让其送家里的企图也遭到狙击。小说主体是郑之的心理波澜,幻想、期待、焦虑、渴望……与此相对,卖豆腐的女人和修自行车的男人都是粗线条的,行为动作极其有限,而心理描写更是空缺。表面上,小说展开的是郑之和卖豆腐的女人的关系,但小说结尾关于卖豆腐的女人与修自行车的男人关系的交待,在使人恍然大悟、真相大白的同时也使小说潜隐的一条线索浮出水面,那就是卖豆腐女人与她的男人从乡下到城里一路逃跑、躲避“勾引”的故事,男人砸死房东的结局无疑把郑之惊出了一身冷汗。因此,小说实际上叙述的是郑之与卖豆腐女人和她的男人三者之间的“心理戏剧”,叙事话语表层呈现的是郑之的心理,叙事话语深层潜隐的则是卖豆腐女人与她男人的心理波涛,后者也许比前者还要精彩,还要复杂,只不过其在小说中是以潜话语和潜台词的形式出现的而已。从短篇小说艺术的角度来看,《卖豆腐的女人》在叙事话语的双关性和象征性、潜台词的运用、双线结构等方面的尝试均非常成功,显示了晓苏驾驭短篇小说这种文体的出色功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晓苏在短篇小说领域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创作态势,而他对短篇小说叙事、结构、风格的不断创新与探索也使他的小说充满了活力与朝气,相信他的短篇小说还会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

    注:

    ① 参见拙作《“油菜坡”与“大学城”——漫谈晓苏近期的短篇小说》,《中国作家网》2005年9月22日。

【版权声明】 以上《心理戏剧的张力——读晓苏的两个短篇小说》之图文信息归《作家(12个月12期)》所有。未经《作家(12个月12期)》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作家(12个月12期)》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177.6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看稀奇
那辆红壳子班车开过来的时候,我正在我家门口土场上下棋。一开始,我没想到班车会停,更没想到会从车上下来一对风流男女……
首页 上页下页 尾页【第1/1页】 【共1条记录】 【每页10条】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