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 看看网
看看网 - 小康(12个月24期) - 社会 - 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2012-1-11  作者:孙晓青  阅读:  原文链接

    国际地标 外籍人眼中的上海,从现代、有活力到文化中心、金融中心不一而足,某种程度上上海已成为中国的国际地标
 
  美国时代广场正在展示来自中国的形象广告,而作为中国的代表城市的上海,在国际人士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如果用一个单词来形容上海,你会选择什么?”

  有60人认为用“增长和发展” (Growth & development)来形容上海比较恰当,另外50位受访者则认为上海是个现代
(Modern)城市,还有46位受访者觉得上海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Vibrant & Dynamic)。

  外籍人最喜欢的地方是外滩,比排在第二位的豫园高出23.5%,他们不认为东方明珠和世博中国馆是上海的地标,而选择城隍庙作为上海的地标。586位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氏分别用了半个多小时来描述他们眼中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上海的首要印象是“东方巴黎”,远远超过认为上海是“东方纽约”的人数。

  在这些直观印象的背后,存在着怎样一个国际化的上海?
  
  14万外籍人的上海“腔调”

  2011年11月末,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上海马拉松赛,这个属于上海全民健身节的压轴大戏,已经举办了16届。上海某德语学校的体育教师罗伯特·瓦塞克替他的100个学生报名参赛,让孩子们感受上海融贯中西的城市氛围。在上海已工作定居的美国人奥森也参加了这次的比赛,他想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

  “我在上海生活了六年,非常喜欢这里,我已经把自己当做本地人。”奥森的汉语不太流利,但沟通起来绝无困难。在这场有2.6万人报名参赛的比赛中,外籍参赛报名者达到5250人,占总人数的21%,创下了国内马拉松赛事之最,也成为了大赛最大的亮点。

  上海有多少像奥森这样的常住外国人?按照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最新结果表明,上海已成为全国境外人员最集聚的地区之一。2010年,居住在该市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境外人员共有20.83万人,其中,外籍人员为14.32万人,占68.7%,外籍人员数居全国第一位。

  这一外籍人口数量接近了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那时上海是公认的国际大都市。

  “没有开放、包容和国际化吸引力的城市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奥森和普通上海人吃一样的早点,一起挤公交、乘地铁,一起进超市购物,一起排队在ATM 机上取款,一样扬手招出租车,一样在路边喝着咖啡。

  201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与城市文化创新战略研究基地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开展了“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实证调查。负责此次调查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发现,在调查的过程中,在沪外国人的社会阶层分布出现的多样化趋势,他们在上海的身份特征也已经远远超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内外之分明显的“外国人”特征。因此,最终调研团队确定了用“国际人士”的称呼来取代“外国人”的概念。

  刘康强调指出,这一正在不断扩大的群体首先显示上海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著名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的共同特点就是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居民。其次,刘康认为上海对于外国籍居民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以居住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侨而闻名于世。

  在上海许多小区里,洋邻居比比皆是。他们早已不是过去人们对“外国人”的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在做这份调查的过程中,让这个团队没想到的是,参与调查的国际人士的拒访率很低。这份由五部分组成、囊括了对上海方方面面考察的问卷填写下来需要至少半个小时。在做调查前,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副教授徐剑曾担心这些外国人是否愿意拿出时间参与,而调查的过程中,他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他们都很积极接受,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奥森典型地经历过从“过客”到“主人”的过程。他曾经被位于美国的公司总部先后派驻中国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和地区的机构担任高管职务多年,后因所就职企业遭遇重组而计划被召回美国。他爱上海,爱这里的开放、包容、时尚,他甚至娶了一位上海太太,所以当接到召回美国的消息时,他毅然决定放弃回国机会,留了下来,如今在一家知名外资企业工作。

  奥森很关注上海的发展,在他看来,这里的发展一直都在不断上升,各种经济文化的碰撞交融,给上海带来了很多观念意识和生活形态的转变,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网络、基层生活的共同体,还是文化表达与交往形式等等,都有很深的中西方融合的烙印。他很肯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定位,他觉得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做国际贸易的西蒙夫妇对上海有着特殊的偏爱,尤其是浦东,他们觉得这里的街道、建筑与国际上任何一座先进城市相比都不逊色,现代化的设施令他们感到尤为便捷。在西蒙看来,上海是如今“全世界欲望最强烈的地方”,是一个在“不断攀升”中的活力城市。

  这样的印象与调查结果也不谋而合,大部分受访者在和纽约、伦敦、东京对比后,肯定了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在一项让受访者用一个单词或词组来描述上海的问题中,填写“壮观”和“令人称赞”的占33.52%,填写“大都市”的占19.49%,填写“增长与发展”的占16.39%,其后依次是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文化多元、环境、未来、上海人民、建筑物或其他。
  
  不是新天地,而是城隍庙

  一座城市,总要有一个地方代表着她最独特的记忆,无论瞬息如何变幻,那里总会保持着最执拗的姿态,散发着属于这座城市最初的味道。

  上海的地标和味道在哪里?

  世博中国馆,东方明珠,新天地,上海大剧院……出人意料的是,586名受访者中有252票投给了城隍庙,另有206票投给了上海博物馆。

  虽然好多城市都有城隍庙,但只有上海被十里洋场包围着的城隍庙最有味道,这是上海最中国的地标。几乎每个外国人到上海都会来到这里,看看中国古建筑,吃吃传统小吃。这里永远熙熙攘攘。来自法国的路易很喜欢这里,他最爱正宗的南翔小笼包,在他眼里,“比起东方明珠,城隍庙更能代表上海。”

  这并非是单一的想法,调查结果显示,44.8%的受访者都认为城隍庙最代表上海文化。其实,很多选择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都是被这里的文化所吸引。西蒙太太就爱上了上海的茶道、瓷器,闲着没事喜欢逛逛豫园,还有多伦路,穿穿上海的弄堂,驻立观看上海老婆婆纳凉打牌,仿佛她和这座城市本来就不陌生。

  刘康觉得,文化之于一座城市是灵魂,是上海的城市形象国际推广的首要入口,即便是经济形象的推广,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因此团队在设计问卷之初就专门设定了一个和文化相关的部分。而在调查结果出来后,他们发现国际人士对于上海文化的重要性比他们想象的还多。

  调查显示,国际人士对上海中西荟萃的文化积淀印象最深,在众多海派文化特质中,喜欢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的受访者占55.8%,喜欢丰富菜系的受访者占35.9%。“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我们所做的关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选项里,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文化中心列位其中。可见文化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很多人认为文化是最值得推广的。”徐剑说。

  在做最后的调研总结时,刘康认为,上海的城市形象传播中应该突出上海百余年来作为亚洲最为国际化都市的文化历史积淀,构建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传略。在国际传播中应该构建以上海融汇中西的文化积淀为核心,大力推崇中西不同风格的城市建筑和有历史特征的文化地标、文化活动,这是上海独一无二的城市风貌,也是对外传播的重要“抓手”。
  
  上海人的优缺点:有时精明 有时自大

  上海人在国内一向以精明著称,外界褒贬不一,在外籍人氏眼中上海人的形象如何?经过世博会洗礼的上海市民在文明程度上是否已经与国际接轨?

  已经融入上海的奥森觉得,上海人的文明程度比他刚来上海时提高了不少。但他现在仍然发现:在公交车、地铁上下车时的争先恐后,在超市购物时任意翻动商品、随意拆启包装,在公共场所高声说话、打手机,在餐馆喧闹、残留大量菜肴扬长而去等现象并没有改变太多。“其实刚来的时候是体会不出的,因为你只会在意那些好玩的东西,景点、涉外的一些窗口服务、美食等等,而当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这些很细节的东西,还有就是生活中涉及的医疗、治安、教育等这些东西,这些的差异还是明显的,但我相信会有所完善。”奥森说。

  调查显示,认为上海人友好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高,为59.0%,其他选择较多的依次为国际化(29.0%)、遵守规则(25.6%)、精明能干(25.0%)、时尚潮流(18.8%)。而其中负面评价有不友好(11.0%)、傲慢自大(10.6%)、自由散漫(10.1%)等。

  此次调查中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586人中,男性占65.4%,女性占34.6%。欧洲裔占51.4%,亚洲裔占33.6%,其他洲裔占15%。参与此次调查团队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博士曹永荣告诉《小康》记者,最初问卷只设置了英文版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日本、韩国人由于语言问题拒访率很高。后来团队专门为此新增了日文、韩文版本,补上了亚洲裔的样本。

  “结果让大家有点吃惊。原本缺少亚洲裔的结果显示,国际人士对于上海的总体满意度应该比现在的结果要高出很多,而后来加入韩日等亚裔的调查结果后,满意度有些下降。可以看出,亚裔对于上海的满意度稍低于欧美国家的人。”曹永荣说。

  张立在一家外资贸易公司工作,同事大部分都是外国人,韩日居多。在平日接触中他并没有发现在认知里大家有太大的不同,不过对于这样的结果,他表示是可以理解的。在他看来,欧美和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完全不同,所以当他们来到这里,往往对周遭的一切感到新鲜,即使是在这边生活了很久,宽容度仍会很高,而日韩和中国同属亚洲国家,生活环境相近、文化相通,当他们来到这里后往往会对生活细节更加挑剔。

  国际人士对于上海市民的文明程度、政策法规、教育、卫生、税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和软环境方面评价稍低,而对旅游、出入境相关的硬件环境评价较高。在徐剑看来,这样的“外来视线”所折射出的价值尺度和道德评判,是值得倾听与自省的,会助推上海发展得更好。
  
  “四个中心”最认可金融中心

  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具有幸福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目标。对此,生活在其中的外籍人氏是如何看待的?

  调查结果显示,有66.8%的受访者听说过老外滩的历史,正是老外滩的传奇,十里洋场的繁华通过书籍、影像树立了之前上海的国际形象。因此在国际人士心目中最被认可的是金融中心,占比78.9%,其次为经济中心,占比72.6%,贸易中心占比68.1%,而作为其中之一的航运中心较少被国际人士了解,只占比36%。

  徐剑对此分析认为,“金融中心”之所以在国际人士眼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与它身上所负载的历史积淀有关。调查显示,国际人士首先看重的是文化积淀,如果说上海历史上最著名的金融中心是外滩的话,现在上海的金融中心则在陆家嘴。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受访者对于陆家嘴金融中心的认可度仅有15.7%。“由此间接可以反映出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对于上海金融形象的影响很大,虽然金融中心、经济中心都还在建设中,但在国际人士眼里因为有外滩的历史地标,所以延续了这种印象。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宣传的正面作用。此外对于航运中心较低的认可度,我们觉得也可能与没有显著历史文化地标有很大关系。”徐剑表示。

  在上海这些年的生活,让奥森对这座城市感悟很深,在和朋友聊起这里的生活时,他觉得这里是中国内地城市中最接近西方的一个,而且这些年上海的“硬环境”在不断优化,对外窗口服务不断完善,这是好的方面;而也有让他觉得无所适从的问题,往往都在“软环境”上。

  此外,调查还显示,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短期旅游或出差、学习的国际人士对于上海的整体评价要高于长期在上海工作、学习、生活的国际人士。“我们从饮食起居、生活成本、医疗、治安、教育、就业、市民文明程度等24项评价指标来综合考量受访者对于上海的印象,明显发现了在沪国际人群出现的阶层分化。相比来看,短期来沪的国际人士更注重窗口行业,而长期留沪的国际人士更注重上海的总体环境。”徐剑表示。

  上海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世界都市。在上海的外国人从“客人”变“主人”的转换趋势已经表明整体发展朝着目标更近了一步。正如一位在上海定居的外籍“新上海人”所说,“上海是一座非常容易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土壤天生就容易接纳外来人群。”

  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曾在2006年做过一次关于外国人眼里的上海形象调查,当时的结果显示,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尚需努力。而2011年岁末出炉的这份调查结果则显示,“国际人士”对上海总体观感正面积极的评价占92.9%,77.8%的“国际人士”来沪后,对上海的印象变好。

  这一鲜明的对比,正验证了上海这座城市在近些年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可以看出,国际人士已经认可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这与上海立下的目标是一致的。”徐剑说。
  
    
  
  在来上海之前,您对上海的首要印象是
 
  58.5%的受访者在来上海之前,对上海的首要印象是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在历史上,上海曾经是举世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远东首屈一指;而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也在当今上海积极推进建设的“四个中心”之列。外国人对上海的这一印象与上海的实际形象相一致。

  其次,11.4%的受访者对上海的首要印象是“东方巴黎”,而首要印象为“时尚和前卫的城市”的受访者仅占6.8%。另外,有13.1%的受访者之前并不了解上海。

  另外1.88%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大、拥挤、脏和贫穷”,2.56%认为上海是“东方纽约”,详见下表。

    东方巴黎   11.4%
  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  58.5%
  时尚和前卫的城市   6.8%
  大、拥挤、脏和贫穷   1.88%
  东方纽约   2.56%
  发展   0.34%
  工商贸易城市   1.88%
  历史文化城市   2.05%
  难以名状   0.17%
  不知道  13.1%
  
  
  您认为用一个什么单词或词组来形容上海最为贴切?
 
  上海给国际人士最深的感受是“壮观”和“令人称赞”(33.52%),其次是“大都市”(19.49%),增长和发展(16.39%)和“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10.02%)。
  词汇   频率   百分比
  壮观,令人称赞   60   33.52%
  大都市  53   19.49%
  增长和发展 46   16.39%
  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  36   10.02%
  文化多元   28   8.56%
  
  
  
您认为上海在国际推广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在哪里?
 
  7.73%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在国际推广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为外滩,7.13%认为是建筑物,6.98%认为是旅游景点。
  推广方面   频率   百分比
  外滩   52   7.73%
  建筑物  48   7.13%
  旅游景点   47   6.98%
  购物   39   5.79%
  经济贸易   33   4.90%
  
  
  
您对上海的治安感到满意吗?
 
  在上海状态对上海治安状况的满意度的评价有显著差异(p=0.000),学习和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对上海治安状况的满意度评级较低。
  满意   不满意
  定居   76.0%   8.0%
  长期工作和生活   50.0%   21.7%
  短期工作   70.9%   7.3%
  学习   45.8%   26.4%
  出差   72.3%   7.3%
  旅游度假   68.0%   8.7%
  
  
  谈谈您对上海人的印象?
 
  认为上海人友好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高,为59.0%,其他选择较多的依次为国际化(29.0%)、遵守规则(25.6%)、精明能干(25.0%)、时尚潮流(18.8%)。
  其中负面评价有不友好(11.0%),傲慢自大(10.6%),自由散漫(10.1%)。
  友好   59.0%
  不友好  11.0%
  国际化  29.0%
  傲慢自大   10.6%
  精明能干   25.0%
  慷慨大方   9.2%
  遵守规则   25.6%
  自由散漫   10.1%
  时尚潮流   18.8%
  其他   6.6%
  不知道  2.8%
  
  
  您知道以下哪些活动?
 
  F1上海站中国大奖赛拥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48.4%的受访者知道这一比赛。而上海大师杯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分别为21.2%和23.4%。
  F1上海站中国大奖赛   48.4%
  上海大师杯 21.2%
  上海国际电影节   23.4%
  不知道  40.0%
  
  
  您最欣赏的海派文化是什么?
 
  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是最为外国人欣赏(55.8%)的海派文化,排在第二位的是丰富的菜系(35.9%)。而中西方艺术、民间和西洋音乐以及沪剧、京剧、话剧、芭蕾舞等只被少部分(15%以下)外国人所认可。
  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55.8%
  沪剧、京剧、话剧、芭蕾舞等   11.0%
  民间和西洋音乐   5.3%
  中西方艺术 12.9%
  丰富的菜系 35.9%
  不知道  14.0%
  
  
  您最喜欢上海的哪个地方?
 
  外国人最喜欢的地方有外滩(29.5%),选择外滩的比排第二位的豫园高出23.5%。
  推介地点   频率   百分比
  外滩   173 29.5%
  豫园   35   6.0%
  浦东   29   4.9%
  新天地  27   4.6%
  法租界  25   4.3%
  
  
  
  (问卷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提供)

【版权声明】 以上《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之图文信息归《小康(12个月24期)》所有。未经《小康(12个月24期)》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小康(12个月24期)》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24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