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于丹:沟通先贤与现代的宣讲者 - 看看网
看看网 - 人民画报+手机客户端(12个月12期) - 文化 - 于丹:沟通先贤与现代的宣讲者
于丹:沟通先贤与现代的宣讲者
2012-2-3  作者:周瑾  阅读:  原文链接

六年前,于丹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论语》而一炮而红。每每在镜头前,她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全新品悟娓娓道来,因此而被一些媒体称为“学术超女”。

不可否认的是,于丹的解读让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圣贤走近了普罗大众的生活,也让《论语》、《庄子》这些高深莫测的经典著作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她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在全世界以23种文字出版,这也让她成为了近年来唯一一个单部作品销量超过千万册的作者。

约访于丹并不容易,如今的她有着无数的光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影视传媒系主任、央视《东方时空》、《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的策划……近几年,她一直在世界各地讲学,致力于普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过,等到她一落座开始畅谈中国文化时,又让人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

落座之后,于丹首先讲起了自己与《人民画报》的一段往事……

影像,记录并解读历史

人民画报:听说你从小就对《人民画报》很有感情,还发生过一段小故事?

于丹:在我少年时代,《人民画报》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记得我九岁那年,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有一天妈妈下班来探视我,过了探视时间不能进病房,便托护士递进来一个小纸盒,纸盒里装满了家常扎头发的小花发卡和一些女孩子的零碎小玩意儿,盒子上糊了一张维吾尔族小姑娘的画,是妈妈精心剪下来的《人民画报》的封面。这个盒子带给我深刻的印象,让我这个第一次离开家人的小小孩童,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温暖。

那时,中国并没有太多的阅读出版物,我通过《人民画报》了解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第一次看到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是在《人民画报》。第一次看到新疆歌舞,还是在《人民画报》。对我来说,《人民画报》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鲜的窗户,让人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同时,我也从画报上看到英雄榜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去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看见画报图片里的铁姑娘们,都梳着硬刷刷的大辫子,炼钢工人围着白毛巾。还有革命现代样板戏里,《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威虎山上潇洒英雄,《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提篮小卖……一想起那个年代,脑海里就浮现出永恒的经典形象。这些印象都和《人民画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民画报:你的身份很多,是传媒学院的副院长,也一直主攻传播领域。进入新世纪之后,各种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然而回首当下社会时,脑海里往往是一片绚烂的流光溢彩,却缺少你提到的《人民画报》封面那样的经典形象。你如何看待影像的力量?

于丹:我自己是教书的,我只用语言只用文字,但坦率地说,我认为文字和语言都不如影像真诚。因为语言和文字中,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会加入太多的主观色彩。但影像是什么?它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它是真实而残酷的,它是不可复制的,它将一个瞬间定格在那里,而这个瞬间一旦逝去就成为历史。

用影像记录历史,《人民画报》提供了解读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如果说历史知识勾勒出轮廓,那么,图片描绘了其中的细节。如果说流媒体是过程,是流逝的瞬间,而图片,尤其是纪实摄影将核心表情、核心动作进行了定格,一个瞬间留下来,即是永恒。

回想《人民画报》五六十年代的封面,你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淳朴,就如同手工缝制的书包,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带着能触摸到的手工作品的质地。就像我小时候喜欢那张维族小姑娘一样,我喜欢这些带着呼吸的笑容。

文化交流贵在尊重差异,有效沟通

人民画报:跨文化传播,也是传播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前不久,一项对美国、泰国孔子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国外青年在感知中国文化时,对中国物质文化如兵马俑、茶叶、中国菜的了解愿望强烈,且认知更为正面;对中国行为文化,如中国人的中庸之道等持较为中性的看法;而对中国的制度文化以及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则比较抵触。有专家分析这一调查结果,认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你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

于丹:在与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时,我常常有两个强烈的感受。首先,他们对中国文化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次,他们也抱有相当强烈的成见或者误解。所以,要消除国外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自己首先要开放姿态,敞开心胸,让世界了解中国。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效果?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时,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吸收其中的精髓。你不要总想着把一整套的价值观移植过去,用一种文明的立场去说服另一种文明。一种文明的呈现本身就是意义。中国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去,就需要以冷静、宽容、理解的心态,去认识、比较我们和其他文化的各种差异。只有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有效的沟通。

西方文化刚刚进入中国时,也是一小部分人先开始吃西餐,然后发展到吃西餐的人多了,还有少数人去听歌剧,甚至去教堂做礼拜。记得我曾经跟国外的一位宗教人士聊天,他说,西方人信仰神,他们有宗教。中国人的宗教观在哪里?你们的伦理有多么强大能够代替西方宗教?我用一个小玩笑回答他,你看你们上教堂,要是摔一个跟头,说:“Oh, my god! ”(噢,我的神!)我要是摔个跟头,就会说:“哎哟,我的妈呀。”这说明中国人信伦理。

所谓“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习俗,积累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文化”一词,最早出自《周易》,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人间世态,再把它融会成一种当下的思想理念,教化人心。文而化之,这才是文化的本义。

我不把文化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名词,我更希望它是一个动词的过程。我感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不缺“文”,缺少“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个文化的过程里,文化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民画报:中国一直处于文化传播弱国的地位,这些年中国文化传播也受到一些限制。功夫片、丝绸、茶叶、瓷器、武术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虽然能够让国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某一个侧面,但国外受众难以全面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认可中国文化。你认为中国文化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于丹:文化的传播,是循序渐进的。

喝茶简单吗?它不仅仅是解渴的功用。茶在岁月之中,人在草木之间。从清明节前,就上山采集鲜嫩的茶叶,用铁锅炒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它特别清凉,里面的寒性正好用来抑制春夏时节身体里的火气;到了立秋前后,我一般就开始喝乌龙茶。处在酷暑与严冬之间的秋天,一定要喝半发酵茶;到冬天就开始喝普洱,整个冬天就像普洱的颜色一样,它是浓浓沉沉的,温温暖暖的。这样的茶既养人,又养心,一直可以喝到明年的春天。西方人喝咖啡,但从没有说春天喝卡布奇诺,夏天喝苦咖啡……但在喝茶中,一杯草木到达四季平衡。

吃饺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不是。吃饺子是非常有仪式感的。它的乐趣不是最后吃饺子的时刻,而是那个过程。包饺子必须是一次全家总动员的合作。从大年三十的中午,婆婆就负责和面、擀皮儿,媳妇和姑娘是负责包饺子的,孙儿孙女们绕着屋子追跑打闹,时不时揪一团面,捏个小兔子玩。而老爷子一定是捧着一壶茶,笑吟吟地看着一大家子人。中国人的饮食带有这样一种不可替代的仪式感。包饺子就像一个流水线:饺子要一个一个捏,要一圈一圈摆满盖帘,煮开的水要一锅一锅地下饺子,然后一盘一盘端上来。这第一锅饺子肯定是请老爷子先吃,然后轮到老太太带着孙儿孙女吃,留着妯娌们在厨房里继续煮饺子……这个过程会让你感到速冻饺子永远无法带给你的享受。这种享受是中国式伦理的味道。

文化并不一定存在于经典的文字中,更大的文化在约定俗成之中。约定俗成是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沉默的习惯。

对比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你会发现西方的圣诞节、元旦、复活节、感恩节等等,都是给神过的节日,因此是浪漫的。孩子们相信圣诞老人会往准备好的袜子里塞礼物。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一直到七夕、重阳节、中秋节,这些都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节日,它们是给人过的节日,是朴素的。

通过对比,人们记住了感同身受的东西。我在海外讲课特别喜欢讲故事,有意识地用这样一种方式跟大家沟通。

文化传播要有坐标

人民画报: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然而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拥有显示的影响力。如何才能站在国际通行观念下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于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连任致辞最后一段,引用了《老子》八十一章里面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作为一个韩国人,潘基文看到了东方哲学的精髓,他希望用中国的、东方式的哲学,完成对现实世界平衡的一种提醒。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智慧,是中国文化今天在世界上的一种无形力量。

就拿太极拳来说,对打起来有八个字的秘诀,叫“舍己从人,引近落空”,你觉得这个道理不高明吗?当别人无端的攻击你,给你压力,给你委屈,给你屈辱的时候,你要跟他硬对硬地打吗?“舍己从人”,就是说你先避开自己的位置看他的角度,你先了解他,然后把这个力量带进来。“引近落空”,把力量因势利导,最终泄掉。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一种温柔的方式解决一些暴力的争端。

传播中国文化一定要带着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坐标,二十一世纪,也就是当下;再一个就是空间的坐标,就是国际化,当今文明中的普世价值。用太极的方式来解决当下的问题,这就是太极在现今的意义。

我最近在我的新书《趣品人生》里写中国人怎么品茶、喝酒、听琴。在琴声中听内心的怀抱寄托,在品茶中体味一山一水一世界。大的哲学道理也是需要细微的载体。如何通过细微的表现去展示背后的道理,是我在讲课中追寻的,也是我对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探讨。

【版权声明】 以上《于丹:沟通先贤与现代的宣讲者》之图文信息归《人民画报+手机客户端(12个月12期)》所有。未经《人民画报+手机客户端(12个月12期)》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人民画报+手机客户端(12个月12期)》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24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