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南高考必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作文领导战略管理有方资本运作门店必备健康宝典礼仪天下
初中单科高中必修高效学习少儿智力青少心理财税必备成功励志绩效管理私募攻略纳税筹划网络营销
教师指南家教秘笈小学课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营销必胜赢在人才合法节税悟性管理采购管控创意陈列
辛波丝卡:从废墟上开出的花 - 看看网
看看网 - 南都周刊(12个月24期) - 文化 - 辛波丝卡:从废墟上开出的花
辛波丝卡:从废墟上开出的花
2012-3-2  作者:朵渔  阅读:  原文链接

1993年圣诞节,华沙的天气简直“烂透了”,不过卖书的摊贩还是早早摆出摊子做生意。在一个小书摊前,基耶洛夫斯基(“红蓝白三部曲”的导演)发现了一本辛波丝卡的诗集。辛波丝卡是他的朋友、“红蓝白三部曲”的译者罗曼·格伦最喜欢的诗人,他决定买一本送给罗曼。“就在胡乱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见钟情》。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念和《红》这部电影十分相近。于是我决定自己留下这本诗集。”

基耶洛夫斯基所说的这部诗集,就是辛波丝卡的《开始与结束》。让基耶洛夫斯基“一见钟情”的那首诗,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看似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偶然相遇,一见钟情,仿佛此前从无瓜葛。然而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们可能早已相遇多次,又错失多次。也许在某个街角、某段楼梯,或旋转门转动的一瞬间,他们曾擦肩而过;或者在人群中、在偶尔拨错的电话里,他们曾有过交集,只不过命运弄人,缘分将他们拉近又推a远。“也许在三年前/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有某片叶子旋舞于/肩与肩之间?/有东西掉了又捡起来?/天晓得,也许是那个/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这就是典型的辛波丝卡的风格,朴素而又迷离,有很强的命运感,并带有一丝暖意。

人生就是这样,遇到又错失,因缘际会,直到那个“一见钟情”的时刻到来,“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作为读者,基耶洛夫斯基与辛波丝卡可谓“一见钟情”。他们也许早已相知,却又错失多年,直到读到那首诗,让他怦然心动。

被禁锢的头脑

维斯拉瓦·辛波丝卡 (Wislawa Szymborska),1923年7月2日出生于波兰西部小镇布宁,8岁时移居大学城克拉科夫,并终老于此。1945年至1948年间,辛波丝卡就读于克拉科夫著名的亚捷隆大学,修习社会学和波兰文学。这所波兰最古老的大学,校史上最著名的校友包括哥白尼、居里夫人和教皇保罗二世等人。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了柏林,结束了“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役。此时,波兰差不多已成废墟。辛波丝卡就像一只废墟上的夜莺,在波兰解放的时刻开始了自己的初次啼鸣。她发表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我追寻文字》,仿佛是一种命运提示,她从此与文字纠缠一生。

提起克拉科夫,不能不提波兰另一位伟大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华沙劫掠之后,米沃什和一帮作家、艺术家躲到克拉科夫城,在此避难,并与辛波丝卡初次相遇。战争胜利了,经历了战火和流浪之苦的人民回到了家中,自由和民主成为时髦语言。然而米沃什却发现,整个国家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相反却被一种憎恨的情绪攫住。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政府,它是由一支外国军队控制的政府。“为政府和民族的婚礼所准备的婚床装饰着民族的象征和旗帜,但从床下却伸出了内务人民委员部人员的皮靴。”(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虽然当时波兰作家的自由度还是相当大,但谁也不能自由地写作任何有可能对苏联制度构成诽谤的东西。你可以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但不能随便言说。说起波兰当时的气氛,米沃什常用一个词来概括:厌恶。“那种残酷和庸俗随着革命翻腾到了生活的表层,变成了苏维埃的生活品质。”

辛波丝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始写诗的。1948年,大学毕业前夕,辛波丝卡的第一本诗集即将付印,然而此时她却发现,她写的那些诗大多已不合时宜。她必须对作品的风格和主题进行全面的修改,以符合新政权的胃口。1952年,她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我们为此而活》。她都写了些什么?《无名战士之吻》、《欢呼建设社会主义城市》、《我们的工人谈帝国主义》、《致美国母亲》、《列宁》等等。看看这些诗题,就足以让人羞愧。此后她一直不愿再提这部诗集。在1970年出版的全集中,她未收录其中的任何一首。

低调和隐喻

1951年初,米沃什在自我“道德责任”的驱迫下,决定与自己的祖国断交,远走巴黎。身处母国的辛波丝卡在自我意识上的觉醒要困难得多。1954年,她的第二部诗集《向自己提问》出版时,里面还有《入党》这种谄媚执政党的诗篇:“党,参加党/就要和党一起行动/就要和党一起思想/就要去实现宏伟的计划/就要和党一起日夜操劳……”当她意识到谄媚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抒情诗的危险之处时,留给她的回旋空间已经很小。1957年,她的第三部诗集《呼唤雪人》出版,政治主题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开阔的抒情主题,比如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以及一些爱情和神话主题。1962年出版的诗集《盐》,标志着辛波丝卡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她写得更慢,更加小心翼翼,宁可从一粒沙中看世界,宁可“与一块石头交谈”,也不去触及那些重大而危险的主题。

在一个一体化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写诗,不触碰政治也是一种政治。没有人能摆脱政治的强吻和拥抱。在辛波丝卡后来的诗集里,政治讽喻色彩有所减弱,她也因其凝练、清澈、悠游从容的诗学风格而被誉为“诗坛莫扎特”。但她并未对强权政治闭目塞听,装聋作哑。因为波兰诗人有一种自近代以来就形成的小传统,那就是既作为母语创造者又作为良知承担者的双重身份。如米沃什所言,作为一个“废墟上的诗人”,他天然就带有一种道德遗产和一颗“黑暗的心”,他被要求讲述他的历史和记忆,他要为大多数人说话。1976年,辛波丝卡的诗集《巨大的数目》出版,第一版一万册在一周内即销售一空。考虑到波兰人口只有三四千万,这个数字绝对堪称“大数目”。此亦可看出辛波丝卡在她的国家受欢迎的程度。

要说话总会面临各种风险。作为一个诗人,首先要警惕极权美学中常有的那种“道德洁癖”,不要因过分的政治因素而最终枯竭和扭曲了自己。波兰几代诗人,都能在这美学的两极之间保持美妙的平衡。这是他们的传统。另一个危险,就是在强权的介入下“被噤声”。博尔赫斯说过,“审查制度是隐喻之母”。在严格的书报审查制度下,辛波丝卡用以自保的方式无非两条:低调和隐喻。

在1957年出版的诗集里,未到中年的辛波丝卡就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 》:“这里躺着,一个,像逗点般/旧派的女人。她写过几首诗,/大地赐予她长眠,虽然她生前/不曾加入任何文学派系。/她墓上除了这首小诗,牛蒡/和猫头鹰外,别无其他装饰。/路人啊,请你拿出包里的计算器,/思索一下辛波丝卡的命运。”米沃什说她是一个“害羞、谦虚”的女诗人,“她在自己的诗里面静默,她不会把自己的生活写进诗里。”她渴望一种隐居的生活,将自己缩成一个逗点,不为人知,不加入任何文学圈子,死后与牛蒡、猫头鹰和几首小诗相伴。她很少在诗作中透露个人信息,虽然有过曲折的爱情生活,经历过两次婚姻,却很少写情诗。即便是写情诗,诗中的“她/他”也往往是抽象的。她隐身其后,以便获得一种“抽象的普遍性”。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辛波丝卡真正为世界所知,始于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意外垂青。在此前一年,爱尔兰诗人席默思·希尼刚刚获奖,普遍猜测不大可能再奖给一位诗人。而在当年的候选名单上,呼声最高的是小说家拉什迪、萨拉马戈、奈保尔和旅居美国的汉语诗人北岛。即便是波兰诗人同行,尚有两位同辈诗人鲁热维奇和赫伯特与辛波丝卡并驾齐驱。但惯于爆冷的诺奖委员会偏偏选择了辛波丝卡。他们看中了她什么?“瑞典学院向维斯拉瓦·辛波丝卡致敬,因为她是一种诗歌观点的代表,而且是一位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的代表。这种观点就是把诗歌当做对生命的回答,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想和责任的语言工作的方式。”颁奖词中如是说。在旧的意识形态乌托邦破灭之后,在未来新千年的临界点上,作为一朵“从废墟上开出的花”,辛波丝卡的确可以为人类带来信心、力量和希望。

米沃什算得上是辛波丝卡的伯乐,他参与了诺奖提名。辛波丝卡获奖后,他还特意打来电话庆贺。辛波丝卡正为一个月后的颁奖仪式犯愁:“写篇受奖词真是件难事,这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无论如何我会提到你。”她后来只字未提米沃什,只是说了说诗人与世界的关系。

诗人与世界是什么关系?辛波丝卡说,诗人在世界上的存在太尴尬了,因为写诗无法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当一个诗人在填写履历表时,他不能在“职业”一栏里写上“诗人”。但诗人又的确是为写诗而存在的,如果说教授们有一方讲坛,科学家有一间实验室,诗人要做的无非是面对一张白纸,等待灵感的到来。这就是作为诗人的荒诞。即便如此,依然会有那么多人写诗、爱诗,等待与自己黑暗中的读者“一见钟情”。正如辛波丝卡诗里所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2012年2月1日,辛波丝卡因肺癌在克拉科夫辞世,走完了她88年的精彩人生路。波兰总统科莫洛夫斯基说,“几十年来,她用乐观、对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着波兰人”,她是“波兰精神的守护者”。就在几年前,米沃什也以高龄病逝于克拉科夫,波兰总理马雷克·贝尔卡称颂米沃什是一个“伟大的波兰人”,“他用他的心和笔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展现了残酷的现实,刺痛了我们却引导着我们从善。”

自此,我们头顶的天空又多了一颗明亮的星。

【版权声明】 以上《辛波丝卡:从废墟上开出的花》之图文信息归《南都周刊(12个月24期)》所有。未经《南都周刊(12个月24期)》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翻印。版权所有,《南都周刊(12个月24期)》保留所有权利。
- 文章分类 -
时政   社会   财经   产业
娱乐   体坛   生活   健康
文学   科技   教育   社科
文化   技术文摘   科学文摘
360.00元/年
- 热点文章 -
更多文章
新区的梦想与挑战
正如它的名字,雄安,一个横空出世的地理概念,一跃成为“雄伟”和“安定”的象征。这一步出人意料的棋子,是如何下的,而它又能否破解超级城市困局?
朝鲜这六年
无论观察家们是否愿意承认,被“崩溃”传闻笼罩已有1/4个世纪的平壤当局自有其维系生存的秘诀;年少当国、笑容可掬的金正恩,行事风格也远比外界的预估来得强硬果决。
人民文学 2017年01期 要目
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用明晰的思路、确凿的事例和真切的故事,将地方与国家、人与时代、发展与守护、创新与前景熔于一炉,我们从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的深刻联系。 散文《建水笔记》,是一个综合了客观的文化历史与作家的个人发现的
人民文学 2016年12期 要目
2016年是值得留念的文学时段。 这一年,在文学及其相关领域里,对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目标迈进的脚印坚实有力,佳作迭出,反响积极,写作、阅读和推广的联动态势更为自然成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浓郁
人民文学 2016年11期 要目
从一九五六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标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本期刊出的《女神》;从赵慧文对林震的心有灵犀,到陈布文对王蒙的烛照影响——六十载今昔往返中,王蒙给我们呈现了刻骨铭心的忆念“非虚构”与不拘一格
人民文学 2016年10期 要目
《怅望》是诗人马新朝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组力作,犹如一座文学的纪念碑——关乎尊严,关乎热爱,关乎俯身大地的事体与伸向星空的内心,关乎生命的具象和抽象,关乎人世安详!
人民文学 2016年09期 要目
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活力和才情上涌之时。翻开《人民文学》历史,你会惊讶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北极村童话》出自不满二十二岁的王蒙、迟子建。跟他们相比,如今的青年作家发轫期整体上似乎延后了许多。文学向来不以年轻与否论英雄,然而,年轻出英才
人民文学 2016年8期 要目
近年来,每逢第八期,我们都以军人、军队与军史题材作品组成庆祝建军节专号或专辑。这一次,我们没有特别标明,但读后便知,中篇小说栏中的三分之二、短篇小说头条,都是故事相关、艺术讲究、视角独特的军事文学佳作。
人民文学 2016年7期 要目
缘于战士一次自作主张的“绑票”行动,财主家的小少爷进入红军队伍中。错误被纠正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送他回家,在酷烈的战事和恶劣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的纠结和艰险情形下,他在长征路上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的保护和疼惜——以格外稀缺的食物、
人民文学 2016年06期 要目
近期最令人欣喜的文学事件,是国际安徒生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曹文轩成为这一世界级重要文学成就奖项的首位中国得主。《蜻蜓眼》是曹文轩的最新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如同影响巨大的《草房子》那样,可以视为“儿童文学”,更应该看作是经典文脉上的文学。
关于看看·订购指南·联系我们·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
看看网(www.kankan.cn)
版权所有 北京金士兰经济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0955号-2
Copyright © 2005-2021 Kingsland Media Servic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